九龍杯的構造
九龍杯原理示意圖:在B圖時可以飲用,與常杯無異;C圖時則斟得太滿,導致杯中液體流出,僅存D圖液量。

九龍杯亦名公道杯戒貪杯,歐洲同類發明稱為畢達哥拉斯杯,為一種 杯 ,西方世界稱由畢達哥拉斯發明,中國傳說由明朝工匠所製作。用九龍杯飲酒之時,只要不斟滿,則與常杯無異。若斟得太滿,則酒會從底孔完全流光。

九龍杯利用虹吸原理運作。杯內豎立一個頭,龍頸底有小孔,杯外面亦有一孔;龍頸內有複管,其外管上方與內管相通,外管對杯內開小孔,該小孔即為龍頸底之孔,內管則下連杯外之孔。如果加水不超過內外管相通之上口,則此杯與常杯相同;若水面超過了上口,則水就會注滿內外管壁之間,水即會循內管完全流出。

同類物品

参考资料


本文使用维基百科文章九龍杯中的材料,它是在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-Share-Alike License 3.0下发布的。